📝普通人到底如何提升自己中文水平?
❶大量、无差别阅读。此处的无差别不是说随便什么材料都去读,而是指阅读的维度要广——读小说、读戏剧、读文学、读诗词、读译作,通过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来建立自身与文字间的默契,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长期坚持下去。(机械输入)
❷记录分析并借鉴中意作品的遣词造句。仅做到第一步中的广泛涉猎是远不够的,在大量阅读并定位好自己喜欢的作品类型后,多次复读,仔细思考原作作者或译者是如何与文字打交道,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记录下他/她特有的处理方式后,尝试着以此方式去表达、去写作。仿写是创作的基石,如果提升写作有捷径可走,仿写或许可以被视为其一。(主动分析)
❸保持记录、定期输出。有很多人读的书也不少,可当自己拿起笔时却感到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何会这样呢?第三点或许就是破题法门:输入与输出应保持动态平衡——只读不写,会让手中的笔杆子变钝 ;只写不读,会让创作的源泉枯竭。从流水账记录开始,到逐渐能用具体的文字描述当下的大致心情,再至细腻地将某件事、某个人用生动字句刻画出来,像任何其他能力一样,写作也需要吃苦,也需要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耐心。独处时分多感受自身的心流,爱上用文字去表达,坚信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你笔下的生命。(动态输出)
❹灵感与天赋。这条想放在最后一点讲,文字这种东西当你努力到一定程度后,你的表达可以说已经处于绝大多数人之上了,但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成为文学家、作家吗?显然不是。文字出现的历史太长,已然有太多人在大量写作后形成了属于自己特有的风格,并产出相关杰作;除非你天赋异禀,能够在写作生涯里发展出独属于你的表达方式,又或者你的思维高度超群,能够写出超越时代的佳作,那或许你有成为名垂青史作家的潜质。在我个人看来,余秀华老师便属于这类存在。(天赋天资)
前几天发了条帖子,好多朋友留言表示自己中文表达能力匮乏,问我如何提升自己的中文功底,这条帖子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我想它不止是写给英专生或翻译专业的学生,任何想提升中文表达能力的朋友都可参考一二;但如果你是想走捷径、短期速成,很遗憾,这条或许并不适合你。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无数外来语、网络热词等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字体系,当「尊嘟假嘟」、「栓Q」、「笑鼠我了」等表达在青少年群体中大行其道并成为公认的社交用语后,提笔忘字则不再稀奇,而文字失语者的联盟也会不断壮大。我们无需成为那有天赋的少数人,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用那跃动的文字清晰记录下流逝的时光,把美好的、易逝的回忆通过文字介质定格下来,我想这便是文字的意义。我手写我心的能力,衷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