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首先要感谢 Bemani only 让我发现确实音游 dj 确实有一批潜在的听众,鱼总的 set 也让我想把 dj 重拾回来了。下面是正文
火车上闲着没事睡不着开始盘算自己要做的rave set,大量刷歌的时候也在思考什么是rave,rave传达的精神是什么样的。
自己的一点感想就是,首先rave不是一种特定的曲风(要打破b系音游随便标曲风导致的刻板印象),单独靠音乐来演绎rave也有点麻烦,因为它不直接给人精神刺激,需要依托一些额外的元素(例如光影,性,酒精等东西),借助“大人的欲望”来把人调动起来。
再形象一点说,听到sense 2007就会直接联想到荒木师匠的扇子舞,自己听的时候要靠脑补这画面才能完全享受,其他rave曲子也需要你想象自己置身于party。若是换成坏疯子那种gabber,曲子开头就提醒你,you are in completely darkness,你可以放空一切什么都不想,直接接受精神刺激摇就完事了。
以前的 rave 是迷幻的的 acid house,现代的 rave 会添加一些元素,像是女声采样之类的东西来引导思考,good cool,kors k 是这么做的,naoki 会直接用 vocal 传达,山冈晃在演绎的时候也在卖弄自己和舞娘们的身姿。
至于它传达了什么精神,我就直接把维基百科搬过来好了,Peace、Love、Unity和Respect(这几个词汇在rave cannon的layer中也有出现,不得不说korsk研究的很透彻),追求友爱,没有歧视争斗的世界。
平时听歌太依赖感性,得多探究多思考多整理想法


单纯 rave 风格比较狭义,针对日本电音环境,主要就是90年代左右的 disco 风格。而 kk 可以说是 rave 风格的佼佼者,早期的 Get ‘em up to R.A.V.E.到比较新的 rave cannon,质量一直过硬。rave cannon 的 bga 上 rave 四要素则是更主流的 rave 内涵,代表的一种电音文化。goli 作为 bemani 老一辈美术人确实很懂。


rave历史值得好好捋一捋,标志性的rave stab音色具体起源于哪里,日本rave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作为kk和cranky粉真的很感兴趣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