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来到日本留学的第十个年头。想随便写一些这些年里见到的人和事。 第一次读伏契克先生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已经是我高中时候的事了。窃以为人世间的大乐观大无畏莫过于此。尤其喜欢书中的写人的部分,不管是[木偶]还是[雕像]。 我不过是个旅日的普通人,也没认识多少能人。这篇里面都是些在日本的平常人,但还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见闻,也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至于哪些是木偶,哪些是雕像? 诸位见仁见智了。

在食其家(すき家)打工的上海女生

她是个上海女生,是和我同届来日本的。很多人都会觉得上海人的经济条件好,但她家还真不是。 她母亲病得很重,治疗早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最后,她家孤注一掷,东拼西凑借出了送她来日本的钱。让她来赚她妈的救命钱和还债。 2006 年的时候,日本还是吉野家和松屋两大牛丼店称霸,食其家很少见。大概也因为如此,东京的食其家的工资比其他两家高,是整 1100 日元一小时,夜勤还加 20%。她就在那里打工。 语言学校的两年里,她几乎每天都要打上 10 小时以上的工,然后来学校上课,上完回宿舍睡一会继续打工。没有其他任何娱乐活动,没有节假日。每个月至少要往上海汇 20 万日元,但同时她的出勤率是 100%成绩也很好。 当我们快从语言学校毕业的时候,她嫁人了。嫁给了打工店的日本人店长。 从结论而言,这是个很好的选择。当时是个人都发现她健康状况很不好,几乎是靠意志和决心在坚持着。 她丈夫虽然比她年龄大不少,长得不好看,也算不上有钱(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日本工薪阶层)。但对她很好。婚后不光不用再拼死打工,而且丈夫补贴了她学费让她去了所不错的私立大学继续读书。 在某个中国大使馆举办的留学生活动时我再看到她的时候,她胖了。

去了纳尼亚的小姑娘

她是我打工地方的后辈。是个天津姑娘。 她是国内大学辍学过来读语言学校的。上班时候显得无精打采,但是一下班就换上漂亮小裙子一跳一蹦走了。 我有次笑她说,那么花枝招展要去哪啊。去纳尼亚。她笑道。 有一天,她没来上班。主任(打工地方的小 Boss)去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她没人接。第二天第三天也没来。 他只好苦巴巴地来找我,说能不能帮忙找找她。旷工啥的倒无所谓了,至少把店里的制服还回来,不然他要挨店长骂。 因为之前聊天时我知道她是王立(一所语言学校)的,就托朋友去打探一下。没想到是个名人。 她找一堆人借了钱,突然回国了。虽然有好几个受害者嚷嚷着要学校公开她的情报好回去告她,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我随便编了几句糊弄了主任过去。之后一段时间里不管大小事情,免不了要被主任咕哝几句你们中国人都是这样子…… 而像这个样子借了钱失踪的,这些年里我至少知道有 6,7 个。 大家都能买到去纳尼亚的船票就好了。

天津口音的于勒

S 桑是个天津大叔,也是我的打工超市的工友。我刚进去打工时,是他教的我工作。 他是个典型嘴贫搞笑的天津人。口头禅是:我能有嘛办法。 他是个很没责任感的人,有时喝多了或者小钢珠玩过头了就会强行打电话找我帮忙代班。有次我实在怒了,就大吵一架。第二天他腆着脸来道歉,之后旧态依然。 他曾经是北大的高材生,是个背负全家希望在 80 年代末靠国费送来的留学生。结果上大学的时候,和认识的日本女生好上了。为了留在日本他结了婚,也退了国费供读的大学,找了份工作。但是日本进入了不景气,而他日语又一塌糊涂,很快就被裁员了。 现在已经归化成日本人的他和老婆离了婚,靠同时打三四分体力工过活。而他的工钱,每个月都按时上交给了小钢珠店,没什么积蓄。 有次问他国内家里怎么样了? 他说只有个姐姐还在。我劝他回国去,毕竟现在他还做得动,老了怎么办。还不如早点回国。他闷着脸不说话。不甘心,无奈和羞耻都写在脸上。 每年年末,S 桑都会买上一堆年末 jumbo(日本的一种彩票)。大概哪天中了彩票,他就能回家了。

惹人厌

她是我大学同学。其他留学生,特别是女生都很讨厌她。 本身她的脾气很冷很傲。同时在金钱上很抠,是能占点便宜就占点的类型。 她男朋友是个长得有点像风田将生的高个日本帅哥,也是大学里认识的,性格也很好。但她常常会当着我们留学生们面前把男友训得像灰孙子一般。最后嫌男友就职地方工资太少(他男友比我们高两届)没出息,直接甩了。换了个「老板」男友。 有次学校留学生会组织搞义务劳动,留学生两人一组。我和她组了队。闲暇无聊时,她拿出手机给我看之前去哪哪哪玩时候的照片。我看着,随口说几句好话。 翻着翻着,翻到她一家人的合影: 她爸她妈,她和她的弟弟。 聊到她弟弟。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弟弟小她十岁,现在还在读高中。她说,等他弟弟高中毕业了,就要把他办过来,受最好的教育。 我说要是你弟弟不愿意来日本怎么办? 她说那我就给他钱让他在国内开公司,当老板。 我由衷地说你对你弟弟真好。 因为我是他姐姐啊,她回答道。 她说这句话时候,不像平时的她,充满奉献的光辉,但有点吓人。

笑呵呵的弥勒佛大姐

她是福建人,也是我的大学同学。 她的形象有点像弥勒佛,整天笑呵呵的。日语很差,差到难以想象竟然考得进大学…… 她进大学的目的主要是签证,这样的人也不少。先在语言学校混两年(也打了两年工)然后去了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毕业了又来大学混。 弥勒佛也会有苦恼事——家里逼她回家。她家觉得她年纪大了,30 了,该结婚了。甚至都已经帮她找好了男人,回去就直接结婚。她说起这事的时候也还是在笑,但是笑得有点凄惨。 毕业后,断了联系。直到一次在新宿西口撞见她。 她告诉我,她不回国了。靠至今为止攒的钱在新桥附近开了家纯清按摩房,生意不错。 走的时候,她塞了张按摩房的名片给我。笑着叫我一定要去玩。 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她。那张名片不知道被我塞哪了。

我的室友 A

他是我最初居住寝室的室友。 我们抵达日本第一晚。没事能干,只好一起瞎聊。 他走开去和国内的女朋友通了个电话,回来就哭了。 我女朋友跟我说会一直等我。他说。 大约 2 周之后,这厮带了个对面女生寝室的妹子回来,房门一关叫得昏天黑地。这成了我很快搬离寝室的最大理由……嗯。第一天晚上的眼泪到底是什么玩意啊…… 后来这类事见怪不怪了。国内吊着一个,就地再找一个的太多了,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几年后在大久保又见到 L 的时候,他已经快回国了。他搞大了女朋友(不是寝室那个)肚子,生了个大胖儿子。于是带着老婆孩子准备回国了。 这也算是留学的收获吧……

长得像丁蟹的好男人

远距离恋爱对很多留学生来说都是痛。光我所知大概就可以拍成十几个悲喜剧,当然悲剧总是多于喜剧。 他也是一样。他是个举手投足说话腔调像极了大时代里丁蟹的好男人。 费劲千辛万苦,他把女朋友从上海办了过来。这厮开心死了,请我们一帮哥们吃饭喝酒,给我们介绍他的女朋友显摆。 三个礼拜后,他女朋友和打工地方(还是他介绍的)的小哥好上了… 之后一段时间里,他整天都是烂醉的。 感情这种事,旁人没法评说。不爱了你拿道德去绑架也没意思。但是他女朋友没来两年里面,他总是和我们说太对不起女朋友了,要好好攒钱把女朋友办过来。真的是一直说,直说一直说。谁也没想到好不容易远距离恋爱结束了,会是这个结局。 后来他有了新对象要结婚了,大家小聚一个。总有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蠢货说:哎呀。你老婆比以前那个女朋友长得可差多了。 长咋样没关系。是她让我再信一次人。他低着头说。 据我所知,两个人婚后非常幸福。

小居酒屋的老板娘

她是我的大学同学。在大学就读期间结了婚。 他老公是东北人。在日本大部分餐馆都是东北老乡开的,不管是川菜,粤菜还是杀猪菜。而他老公也是厨师,在东京个小车站附近开了家小居酒屋。她毕业后没找工作去帮老公。 老实说,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毕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成绩也不错,就职成为个 OL,坐坐写字楼,或许能有更好的前途。 另一个朋友邀我一起去捧捧场。 那是家非常小的居酒屋,桌椅和柜台加起来最多坐 10 来个人。她老公做菜,她负责招呼客人。 店里的气氛非常好。几乎都是常客的日本大叔阿姨,她说好几个都是每天晚上定点到场的。 一个熟客大叔过来问,你们是老板娘的同学啊。我们说是的。大叔笑眯眯要请我们喝酒,推脱了几句还是恭敬不如从命了。大叔说,她家的中华(中国菜)好吃极了。老板娘人又好。 渐渐的店里人多了。有时两个人忙不过来。熟客主动帮他们招呼新客和递菜。 夫妻之间也有说有笑,配合默契。 必须承认,她老公手艺很棒。特别是她家的回锅肉特别甜,甜得让我想起了上海风味的番茄炒蛋。

我的室友 B

他是我另外一个室友。 在日本,坑中国人的中国人很多。 坑中国人的套路也有很多,既有扮猪吃老虎型的,有张口大骂中国人劣根性,闭口狂捧大日本帝国,最后华丽转身劣根性你一票的。也有爱国主义爱祖国,含着热泪坑你一把的。可谓五花八门,出奇制胜。 有个周末。他神秘兮兮过来跟我说,有免费的好玩地方要带我去。当时我正好下雨天打孩子状态,于是就去了。 到了一看,啊啊,教会……大久保韩国人多,而韩国人信基督也多,于是教会有好几个。这些教会为了积极拯救迷途的小羊羔不下地狱,开了中国支部发展中国人。平时很喜欢在大久保一家叫河内屋的超便宜超市前拉壮丁。 我皱了皱眉头,但想既来之则安之,也就进去了。先是个牧师出来给大家讲酥哥的事迹。然后放了个不知啥音乐,大家又唱又跳……再是个小姐姐出来给每个人发了块小面包。 接下来又出来个青年,拿着个破布包从每个人面前走过。每个人往里面放钱,有 1 千有 5 千,F 也放了 1 千进去。我有点呆,这是要收什一税了么。 最后到了我。我厚着脸皮,眼观鼻,鼻观心,手做江总书记拍手状,就当没看见。那厮看我不放钱,抬头瞪我眼。齐刷刷整个教会包括牧师都看了过来。可惜,我脸皮并不是一般的厚。 牧师觉得场面尴尬了,就用日语说不要勉强,以后还有机会嘛。 回家路上。F 跟我大谈。说他虽然只来了两个礼拜。但是深刻感受到日本人比中国人好太多了,讲卫生懂礼貌遵守交通规则,不骗人替人着想巴拉巴拉。 言毕,他一口浓痰吐在了地上。嗯……说的还真一点都没错。 1 年半后语言学校还没读完,F 就离开了他心爱的日本回国了。

走在时代前端的男人

他是个坏的意义上走在时代前端的男人。 当年,日本沃达丰还没倒。当时从日本倒卖沃达丰手机回国是比现在倒卖爱疯还赚的生意。 倒卖流程很简单 1: 去语言学校等地方拉刚来没办过手机的新人 2: 带新人去沃达丰专门店办手机 3: 从新人那买下手机去改机店改成中国能使用的状态 4: 运回中国转手卖掉 改机的店明目张胆直接开在沃达丰专门店的对面。U 的活是拉人头,常去各个班级招人。而你如果给 U 介绍一个人,他给你一万介绍费。干脆,随叫随到,不讨价还价是他的好处。 后来日本沃达丰被卖给网银。他转职去介绍人办网。也是个赚钱的买卖。 因为几件琐事,我算是认识他。虽然我没和他做过生意。也必须承认他的脑子很快,和这种人打交道并不是难受的事。 有次一堆人去唱歌。他也在。 别人唱歌的时候,他凑过来跟我说,XX,咱两的关系好啊。 有笔生意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我还没点头,他就用大腕里面某精神病人的口气说起来了: 我们几个准备多找几个人一起投资。投资啥? 情人旅馆。 嘿,就是你知道的那种情人旅馆。开在新宿,要不池袋也行。每栋都得 7 层楼,每层至少 10 个房间。别家 2 小时休息至少 4000,我们薄利多销才 3000。你是不是觉得 3000 会亏? 放心! 每个房间都给他装上摄像头录音机,把东西都录下来。我认识人高价收这个的。有私人老板也有拍那片的公司,到时候光卖带子就有得赚。 你怎么看? 有想法么? 我 TM 能有嘛想法。

知音食堂的大哥

我不知道他名字。 有次我和一个朋友在池袋阳光城楼上的知音食堂吃饭。突然正好有个大哥认识我朋友,走过寒暄几句后说能不能一起坐。 我表示欢迎。 「我是 XX 人,您是哪里人啊」他说。 「你们那边最讨厌的地方。」 他眼睛眯起来注视了我 2~3 秒。 「你的面相真不像上海人。」 「哦。」 「我是在夸你哦。」 「谢谢。」 他感觉气氛有点不妙,就假装四处看风景了几秒。突然下定决心似得拿出本册子摆在桌上,对我说「朋友,你知道安利纽崔莱么…」 「(⊙o⊙)…] 那是在日本期间我第 6 次被同胞卖安利时的经历。真尼玛是安利。

倒霉的姑娘

她是我语言学校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她班主任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 日本把一些色情场所统称叫做风俗店。 留学签证是不能干风俗相关的,但是日本人配偶签证可以。 所以在风俗店上班和一些地方站街的中国阿姨几乎都是假结婚签证混来的。 而她是因为违反了对留学生的风俗规定被遣送回去的。 说冤枉也冤枉,她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单纯是帮风俗店发餐巾纸(上面有店的广告)。结果被警察拍肩膀,一查发现是留学签证。 据去探望她的老师说,她几乎是声嘶力竭地一直哭喊:我只是发纸啊。我只是发纸啊。我真的什么都没干啊,凭什么要抓我啊。 但是,在风俗店打工,不管你是扫地,还是发纸,原则上都是违反入管法的。 警察问她是要被起诉还是直接遣返。她选择了后者。 老师很担心,跟我们说她以后怎么办。因为遣送的理由毕竟是要告诉家人的——违反风俗法,简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九刀

他是我们这届留学生中最出名的。坏的意义上。 我搬出寝室后,是他搬了进去。在那里他做了个孽。这件事让我一直耿耿于怀。但因为涉及到他人不便多说。 自尊心不是坏事。但是无能却怀抱过剩的自尊心简直就是走向自灭。他就是典型。 说白了,留学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事后知道他家其实不富裕,但是他要面子。任何事都要和别人比,而他自己又不肯打工赚钱。老实说,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 特别是有些原本在自己地方还是混得不错的,但是出来后发现天外有天就不平衡了。 语言学校毕业后便不再得到他的消息。多年后再次看见他是在新闻上。 他在机场捅了自己母亲九刀——因为他妈实在没钱给他了。 可怜又可恨他妈,被捅了九刀抢救回来还要留着眼泪跟法官替他求情。最后没判多久。 现在大概又被放出来了吧。

甲乙丙丁

他们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出身,但是都差不多。所以统称甲乙丙丁。 有意思的是。这类人,大部分是男的。 他们来日本的动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单纯赚钱。他们对日本的东西几乎都不懂,没看过动画,不知道爱豆是啥,没去过什么地方玩。有中文歌的卡拉 OK 是他们最奢侈的娱乐, 他们有不少优点。他们有目标,也有盼头,思想单纯。勤快,除了打工就还是打工。 他们中的大部分哪一天忽然就不见了,没有告别。而他们也不用 SNS。 我想,王子们应该是在日本赚够了钱,回国盖了栋 2 层楼的房讨了个老婆,从此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可喜可贺。

说在最后的话

如果你问我在日本呆了十年最大的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是来的留学生变了。 在 2006 年。虽然我所在的语言学校相对已经是日本较好的但仍有将近一半是来赚钱而不是来读书的。 既有单纯赚钱,赚够跑路的。 也有来赚钱救命或者是还债的。 后者很稀有但很扎眼。很幸运的是,我认识的几个都最终靠自己努力摆脱了近乎绝望的处境。 最近,已经很少看到单纯为了赚钱来日本的人了。真心来日本学习的留学生成了主流。 学习的东西也有了变化。原本能赚钱的,有前途的学习内容是留学生的主要目标。现在愈发多样化,有人来学习历史,有人来学习绘画,有人来学习做动画,有人来学习演技,有人来学做爱豆。很多很多。 其中当然也有些单纯是来花钱,不是真心学的,他们花光了花腻了就回去了。但更多的默默坚持了下来。留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日本企业也更愿意招中国人。 原因我胡乱想想,大概是国内大城市工资涨了。去大城市就能赚到足够的钱的话,就没必要冒险来日本留学了不是。另一方面,大家条件变好好了父母思想也更开明,比过去更愿意让子女出国学习和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这很好嘛! 大家都能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这或许才是真正理想的未来。而真正为了学习而来的人,很难想象会犯法或者坑自己人。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仍然有很多人受深重的洗脑而不能自拔。又或者现实的负担让他们连想想其他的生活方式都不行。要改变这一切,教育,提高收入和城市化是关键。都需要时间。 有位旅日韩国记者金英姬。她有次在电视上说,中日韩三国人的区别在于: 日本人已经明白了有钱并不代表幸福,幸福的形式同样多种多样 韩国人正在明白这个道理 中国人却依然还在坚信有钱就代表了幸福 我深以为然。 而中国离日本甚至更好的境界还有很远。但我相信肯定是会有这一天,毕竟,在我眼里这十年的变化已经很大了。 有个美国总统说过: 我们这代人必须学习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 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学习历史,音乐,绘画和文学。 希望下一个十年,中国能有更多人能学习上自己真心 喜欢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自己。